网站首页 体育媒体 体育赛事项目 队伍及运动员 招商发布 金牌专题推荐 全景项目快讯 赞助动态 体育产业营销

【奥运项目】 足球 | 篮球 | 排球 | 网球 | 体操 | 射击 | 击剑 | 手球 | 举重 | 柔道 | 拳击 | 摔跤 | 马术 | 田径 | 游泳 | 赛艇 | 帆船 | 冰球 | 滑冰 | 滑雪 | 自行车 | 乒乓球 | 羽毛球 | 曲棍球 | 跆拳道 | 皮划艇 | 高尔夫 | 蹦床 | 铁人三项 | 现代五项 | 艺术体操 | 垒球 | 棒球 | 沙滩排球 | 花样游泳 | 射箭 | 水球 | 跳水 | 马拉松
【非奥运项目】 | 汽车 | 武术 | 中国象棋 | 围棋 | 桥牌 | 轮滑 | 门球 | 信鸽 | 龙狮 | 台球 | 龙舟 | 登山 | 拔河 | 飞镖 | 毽球 | 掷球 | 健美 | 滑水 | 潜水 | 风筝 | 壁球 | 钓鱼 | 保龄球 | 健美操 | 摩托艇 | 国际象棋 | 摩托 | 体育舞蹈 | 极限运动 | 软式网球 | 电子竞技 | 幼儿体操 | 业余拳击 | 卡波埃拉 | 美式橄榄球 | 逆水划船赛 | 攀岩 | 泰拳 | 健美 | 技巧 | 高山自行车 | 定向 | 冲浪 | 冰上曲棍球 | | 综合 | 板球 | 马球 | 其他 | 攀冰 | 匹克球
【冬季奥运项目】 | 花样滑冰 | 滑板滑雪 | 雪车 | 自由式滑雪 | 北欧两项 | 滑雪 | 滑冰 | 速度滑雪 | 速度滑冰 | 跳台滑雪 | 高山滑雪 | 冬季两项 | 雪橇 | 越野滑雪 | 短道速滑 | 冰橇 | 冰壶
...更多>>
 当前位置:全景体育网 >>体育产业分析

后马拉松时代的思考

  “体育有改变世界的力量”,这是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在南非世界杯之后的著名论断。国际奥委会委员何振梁在观摩厦门国际马拉松赛时曾经说过:“要让全世界都了解一个城市,体育是一个好的媒介。”2012年的夏天,因为兰州国际马拉松赛暨全国马拉松积分赛,蛰居在西北内陆的城市兰州,再一次以崭新的面貌,迎接了全世界的目光。

  比赛效应

  马拉松让兰州“跑”向世界

  2012年,国家体育总局批准了兰州国际马拉松列入全国马拉松积分赛的申请,中国田协将根据运动员在马拉松积分赛上的成绩,对国内的马拉松选手进行排名,以作为参加全运会甚至世界大赛的参考。相比2011年举办的第一届兰州国际马拉松赛,2012年兰州国际马拉松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与去年相比,无论是专业选手还是全国各地知名业余选手们的加盟,都令这组数据的厚度大大增加。如果说,2011年的兰州国际马拉松还算一次试水的话,2012年,在人们关切的目光下,兰州这座城市按部就班地做好准备,以成熟、大气的姿态,迎接来自全世界的选手。赛事组织井井有条,志愿者各具其位,后勤保障有条不紊。央视直播的镜头,将一个充满无限风光的兰州、富有生机活力的兰州、开放奋进的兰州展示给了全世界。

  似乎一夜之间,兰州的花儿全开了。如兰之州,在这个夏日,吐露出醉人的芬芳。展示在央视镜头下的兰州是秀丽的,点点羊皮筏子洒落在逶迤的黄河上,平静的水面就像一条玉带在城市蜿蜒;镜头下的兰州是柔情的,黄河母亲温柔的眼神凝视着怀中的顽子,道尽了天下每一位母亲的柔情和爱意;兰州又是热情的,马拉松比赛时赛道两边沿途的观众热情的呐喊声、加油声,响彻整座城市;兰州是现代的,黄河两岸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她正以大都市的崭新面貌,来迎接所有的机遇与挑战。

  对于许多外地观众而言,2012年兰州国际马拉松是一扇窗口,透过窗口,他们看到了一个新的兰州——这就是兰州,美丽的兰州!有网友在看过直播后,在微博上说,“原来兰州不丑、不土、不落后!”

  “马拉松虽然是一项体育赛事,但跟其他的体育赛事是有区别的,比如足球、篮球赛都在体育场里,虽然大部分观众都可以看直播,但马拉松通过直播是一个对城市展现的过程,我了解到,去年由于2011兰州国际马拉松赛的直播,兰州同期旅游人数增加了15%。马拉松之于兰州,已经超出了体育赛事的范畴。”央视直播总导演孙和平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各方建议

  请兰州文化名人解说央视直播

  在过去两届兰州国际马拉松赛中,通过央视直播,美丽、包容、现代的兰州,通过这扇窗口走向了世界。但仍有观众认为,兰州文化历史积淀深厚,直播解说中,对此方面挖掘还不够。

  早在2011兰州国际马拉松赛后,就有观众建议,“能否在推介兰州时用点巧劲,而不要照本宣读。”本届比赛结束后,有市民也建议:“要是能请到像朱军、水均益这样的甘肃名嘴来做解说嘉宾就好了,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土生土长的兰州人。”

  央视直播总导演孙和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明年能够选择一些熟知兰州历史的史学专家共同讲解,兰州厚重的历史通过专家介绍和画面展示,将会更加立体地展示在全国观众面前。”对此,组委会相关负责人员也表示,明年央视直播,会考虑邀请文化名人参与解说,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来展现兰州的厚重历史。

  不要让吉祥物宝宝沉睡

  “比赛前精心选出的吉祥物为什么几乎不见踪影 西安举行园艺博览会时,大街小巷都有石榴娃的张贴画、雕塑等,为何我们的百合娃和玫瑰娃压根就看不到呢 ”这是一个市民在兰州市政府网站上的留言。

  在本届马拉松赛前,组委会组织了吉祥物的评选活动,活泼动感的百合娃兰兰和玫瑰娃宝宝,在众多应征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兰州国际马拉松赛吉祥物。但在6月10日比赛当天,在东方红主会场及赛道沿线,一对吉祥物的亮相次数十分有限。

  对此,兰州市体育局竞技体育处处长董学军解释:“吉祥物百合娃和玫瑰娃都是比赛前20天左右才最终敲定,由于时间非常紧张,大批量的生产确实来不及。在2013兰州国际马拉松赛中,百合娃和玫瑰娃的身影一定会遍布大街小巷。”

  边缘产品开发 发展马拉松经济

  兰州国际马拉松从去年的1万多选手增加到3万多人,赛事规模扩大了几倍,赛事环境也都有所提高,但一场马拉松,并不只是一场短暂吸引大众眼球的盛会,如何围绕着国际马拉松“做文章”,依托赛事,做大做强兰州经济,是目前大众最为关注的问题。

  今年的兰州国际马拉松赛是兰州第二次主办的大型国际赛事,在上届马拉松的经验基础上,围绕赛会的各项商业活动今年都迸发出更加成熟的意味。本届赛事共有17家赞助商与组委会合作,无论赞助商数量还是赞助费用都上了一个台阶。

  除了赞助商外,马拉松带热兰州的餐饮和住宿业。各种硬件设备的提供商也成为受益者,仅仅一天的比赛,参赛选手的运动服、跑步鞋等都为赛事背后的装备提供商带来了可观的收益。记者在采访中得知,就连东方红广场附近的牛肉面馆,在6月10日一上午的营业额,都比平日翻了三番。

  无疑,马拉松赛事后蕴含着巨大的商机,有经济学家建议,兰州围绕马拉松边缘产品的开发,还有待深入地继续做下去,马拉松赛吉祥物宝宝相关产品的开发、动漫形象的设计等产品的推广,都可以深入地以兰州国际马拉松衍生产业的形式,绽放光彩。

  直面争议

  我们都应该从自身做起

  近日网上流传的一条消息,令身处各地的兰州人深感遗憾与惋惜:“马拉松结束后,兰州千余盆鲜花被一抢而空”,这条消息以某网站小窗口弹出的形式,瞬间走向了全国各地。兰州当地的市民听到这个消息第一感觉是愤怒:“马拉松团队忙碌近半年,辛苦获得的‘印象分’全部被这些人破坏了。”外地的兰州人则感到很惋惜:“昨天还在跟同事兴高采烈地描述兰州有多美好,兰州人民有多可爱,结果看到这样的事,未免让人觉得有些遗憾!”

  诚然,盛会只有短暂的一天,如何将盛会所提升的城市形象得以维护,让兰州花开不败,还需要每位市民从平时的点滴做起。“我们爱兰州,但更要正视她在之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并能及时纠正,这样才能让兰州得以长足发展。兰州形象,需要每一个兰州人去自觉的维护和捍卫。”市民素质,并不是一个常挂在嘴边的词语,从点滴做起,爱护公共环境和公共财物,我们每个人,都责无旁贷。

  憧憬未来

  2013年 兰州马拉松更美好

  厦门广播电视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思杰说,兰州马拉松已经成功举办两届,出色的成绩全国瞩目。马拉松赛正日渐成为连接政府、民众、企业、媒体的桥梁。在这座桥梁中,政府收获城市发展,民众收获了满足身心要求的体育文化的感受,企业收获了自身品牌的有效传播,媒体收获了有传播价值的报道内容,赛事将打造为一张展示城市形象、带动体育产业发展的城市名片。

  那一天,所有的兰州人都在为一个目标而努力;那一天,所有的呐喊都是为了马拉松;那一天,许多兰州人前所未有的第一次发现,原来在自己内心深处,是如此眷恋这个城市……

  如何将市民这种强烈的归属感向上的凝聚力延续,继而发展 本届马拉松比赛前夕,颠簸的路面超速完成平整工作,绿色雕塑与鲜花扮靓兰州,兰州的“马拉松速度”不容小觑,可是当激情逐渐消退,马拉松所带来的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文明提升的综合效应能不能持续下去,这才是“后马拉松时代”面临的最大问题。

  对此,兰州市市长袁占亭这样说:“马拉松产生的综合效应,为兰州开放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就在这个起点上,我们将以兰州马拉松为龙头,发挥城市山水风光和人文历史两大优势,推动景观、体育、旅游三者结融合,进一步彰显城市独特品位,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生活之城,加快让兰州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兰州的新步伐,我们有理由相信,明年的马拉松,更美好!”

  一场赛事,改变一座城市。两届马拉松,给兰州带来的,不仅仅是我们触目所及的城市形象的改变,也是城市影响力和美誉度的提升。对于兰州市民来说,夏天举行的马拉松是炎热夏日的盛大宴会,“我不在马拉松的赛道上,就在为马拉松选手加油的观战席上。”那天,全兰州度过了一个盛大的节日,微博上的兰州网友实时微博直播情况,现场的网友发来一线站片,那天,兰州人人都有私媒体,人人都是媒体人。

  2012兰州国际马拉松赛暨全国马拉松积分赛圆满落幕,无论是市民还是观众,都将从这场盛大的狂欢中慢慢冷静下来,作为一个欠发达的内陆城市,兰州继2011兰州国际马拉松赛之后再次成为焦点,打开了一扇与世界交流的窗口。如何让兰州马拉松跑得更远 两度尝鲜的激情后,我们不得不冷静地思考这项国际性的赛事今后如何更好地发展。

  让兰州马拉松“跑”向世界。(本报记者 张子艺)

 

 
体育产业分析
经典案例分析
专家名家观点
体育营销理论
书籍情报信息
企业营销前瞻

媒体名称:全景体育网
在线QQ:457184151

联系电话:010-89505818
办公地址:北京通州万达广场A座10层
邮  编:101100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体育网址大全 | 官方体育机构网站
 
全景体育小程序     全景体育公众号
© 2013-2025  全景体育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957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