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体育媒体 体育赛事项目 队伍及运动员 招商发布 金牌专题推荐 全景项目快讯 赞助动态 体育产业营销

【奥运项目】 足球 | 篮球 | 排球 | 网球 | 体操 | 射击 | 击剑 | 手球 | 举重 | 柔道 | 拳击 | 摔跤 | 马术 | 田径 | 游泳 | 赛艇 | 帆船 | 冰球 | 滑冰 | 滑雪 | 自行车 | 乒乓球 | 羽毛球 | 曲棍球 | 跆拳道 | 皮划艇 | 高尔夫 | 蹦床 | 铁人三项 | 现代五项 | 艺术体操 | 垒球 | 棒球 | 沙滩排球 | 花样游泳 | 射箭 | 水球 | 跳水 | 马拉松
【非奥运项目】 | 汽车 | 武术 | 中国象棋 | 围棋 | 桥牌 | 轮滑 | 门球 | 信鸽 | 龙狮 | 台球 | 龙舟 | 登山 | 拔河 | 飞镖 | 毽球 | 掷球 | 健美 | 滑水 | 潜水 | 风筝 | 壁球 | 钓鱼 | 保龄球 | 健美操 | 摩托艇 | 国际象棋 | 摩托 | 体育舞蹈 | 极限运动 | 软式网球 | 电子竞技 | 幼儿体操 | 业余拳击 | 卡波埃拉 | 美式橄榄球 | 逆水划船赛 | 攀岩 | 泰拳 | 健美 | 技巧 | 高山自行车 | 定向 | 冲浪 | 冰上曲棍球 | | 综合 | 板球 | 马球 | 其他 | 攀冰 | 匹克球
【冬季奥运项目】 | 花样滑冰 | 滑板滑雪 | 雪车 | 自由式滑雪 | 北欧两项 | 滑雪 | 滑冰 | 速度滑雪 | 速度滑冰 | 跳台滑雪 | 高山滑雪 | 冬季两项 | 雪橇 | 越野滑雪 | 短道速滑 | 冰橇 | 冰壶
...更多>>
 当前位置:全景体育网 >>体育产业分析

体育局长李毓毅:让体育成为生活方式

  随着伦敦奥运脚步的临近,上海在全国首开先河,创办了第一届市民运动会。6月10日,是毛泽东同志“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题词发表60周年,全新的市民“奥运会”在这一天隆重开幕。

  上海市体育局局长李毓毅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这不仅仅是一次运动会,而是上海践行奥运理念,实践体育‘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发展路径,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新举措。”

  李毓毅认为,“奥林匹克精神本身就是重在参与。上海市民运动会的问世,围绕着更多人的参与,倡导走上运动场。动起来了,也就理解了奥林匹克精神,理解运动员赛场上为祖国争取荣誉的艰难,就会爱上体育、支持体育。在奥运年举办市民运动会,是弘扬奥运精神的引领,共同营造体育健康发展的氛围。”

  “优化体育环境、增强体育意识,逐步让市民把体育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是李毓毅反复提到的观点。上海建设国际化大都市需要怎样的体育环境?体育的本质是什么?是他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这十多年来,上海的全民健身创下了很多全国第一:第一个市民健身节,第一部市民健身地方性法规,第一家颁布地方《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年,又拿了块最大的全民健身金牌、蝉联国民体质全国第一……但依然存在“健身难、健身贵”的现象;青少年体质状况不容乐观;成年人健康数据也喜忧参半;公共体育场馆的利用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体育是民生、是精神、是文化。上海体育主管部门把为增强市民体质服务放在了最重要位置。李毓毅说,“市民运动会主打‘民’字牌,以‘民生’为根本;以‘民众’为对象,以‘民乐’为目标,让体育真正为民生服务”。

  在“转型”中发展,在“创新”中提高。李毓毅认为,“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应跳出体育做体育。金牌的多与少,不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体育强大与否的唯一尺度。百姓健身意识的增强,体育环境的建设,体育人才结构的建设,资源整合的建设,生活方式转变的建设,才是评判强与不强的主要标准。”今后,上海市民运动会将与市运动会交替进行,四年一届。市民运动会重在参与,快乐参与;市运会则重在选拔、培养奥运后备人才。二者互为补充、互为基础、互相联动,此举正是创新转型的结果。

  谈起首届市民运动会的新意与亮点,李毓毅兴奋地表示,参赛代表团数和报名人数屡创新高,截至目前,有102个单位组团参赛,报名人数超过20万,这个数字还将被刷新。设立50个大项、2399个小项,项目都是市民喜闻乐见的。既有11人制足球赛、5人制篮球赛,也有掰手腕、街头足球,网络 “三打一”公开赛等趣味项目。随时报名,全市建立296个报名点,采取网络报名与现场报名相结合,着眼便民亲民。奖励上“淡化金牌,不搞金牌榜,设立参赛排行榜”。田径和游泳设立“达标奖”,棋类比赛引入“段位奖”,“业余运动等级”,达标的选手还可享受免费参与部分健身项目的待遇,满足百姓健身需求。

  李毓毅表示,“上海体育要为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服务。以人的发展为根本目标,既要为奥运顾大局,讲奉献,作贡献;又要牢记宗旨,回归体育本源。”2010年以来,上海先后出台五项法规制度,针对原本弱化的职工、青少年两大类人群,从制度、理论、方法上创新突破,采取多项措施,保障了全民健身规范持续开展。

  6月10日是一个新的起点,在确立大体育观上,在进一步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将“优化完善30分钟体育生活圈”,提升市民身体素质和幸福指数,增添城市的活力。

 

 
体育产业分析
经典案例分析
专家名家观点
体育营销理论
书籍情报信息
企业营销前瞻

媒体名称:全景体育网
在线QQ:457184151

联系电话:010-89505818
办公地址:北京通州万达广场A座10层
邮  编:101100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体育网址大全 | 官方体育机构网站
 
全景体育小程序     全景体育公众号
© 2013-2025  全景体育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957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