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会想到,也没有人会质疑,一部漫画助推了日本足球的飞速发展,在《足球小将》连载的20年时间里,日本足球人口激增,日本足球队也从亚洲二流一跃成为代表亚洲最高水平的球队。《足球小将》,成为文化推动体育运动飞速发展的最好注脚。
30年前的一件小事
1981年足球世界杯预选赛上,新中国历史上公认的最强一届国家队在苏永舜的带领下冲击世界杯。在前两轮0:0平,0:1负新西兰后,中国队绝地反击,3:0胜科威特,4:2、2:0两胜沙特,在0:1负于科威特后,中国队率先结束全部比赛,只要新西兰最后一轮不胜沙特5球以上,中国足球就可以出线。但沙特“恰好”输给新西兰5球,致使中国与新西兰积分与净胜球均相同,排名科威特之后并列第2,中国队和新西兰队不得不通过附加赛决定世界杯入场券归属。
1981年1月10日,一只脚踏进决赛圈的中国队已提前解散,临时集结的球员们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仓促应战,最终1:2不敌新西兰队,与1982年西班牙世界杯擦肩而过,也使中国队走上世界杯舞台的时间推迟了整整20年。
当年的日本队只是个看客,因为在前一年的小组赛中,日本队就已经被中国队踢出局了。百无聊赖的日本队球员忽然发现,市场上出了一本以足球为题材的漫画——《足球小将》。在动漫大国日本,每年都会有几百部新作产生,连作者都没能想到,这部漫画会在20年后改变世界足坛格局。
不可思议的助推器
10年前,中国队唯一一次进入决赛圈的韩日世界杯1/8决赛,意大利对韩国,90分钟的苦战后,亚平宁半岛的帅哥们鼻青脸肿地被主裁莫雷诺各种神奇的判罚送回了家。回家之前,因扎吉买了一本漫画书留作纪念,这本漫画书的名字叫——《足球小将》。
因扎吉坦言自己是因为《足球小将》才开始踢足球的;托蒂曾说为了练习日向小次郎的必杀技“猛虎射门”,甚至弄到骨折;加图索说自己是一个人也要勇敢防守的石崎;皮耶罗说自己是岬太郎的粉丝,曾经数百次地练习过他的短传,而皮耶罗的一个外号“禁区斜前方45度的艺术家”其实是《足球小将》中岬太郎的美名。《足球小将》对日本足球的影响则更为深远,2002年世界杯之前,在一次访谈中,日本国家队23名球员中,有16人表示是因为看了《足球小将》才开始踢球。
《足球小将》让日本足球的梦想照进现实。于1981年开始连载后,日本国内迅速掀起足球热潮。12年后,日本创立了J联赛,从此开始了足球的飞跃神话。20年的时间,曾经的“大哥”中国队变成了扶不起的阿斗,曾经的手下败将则已开始代表亚洲最高水平。其中因素之一是,《足球小将》让越来越多的孩子爱上足球,为日本足球的发展提供了取之不尽的人才储备。什么是“从娃娃抓起”,这就是!
给孩子一个简单的理由
在动漫大国日本,动漫对于体育运动的普及和发展起到了不可思议的推动作用。日本棋院曾在小畑健的《棋魂》连载时进行了统计,1998年至2003年,日本国内围棋人口增加了百余万,占了全国围棋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而这些新增棋手多为青少年,给了日本围棋界新鲜的血液。《棒球英豪》、《网球王子》、《灌篮高手》……体育漫画极大地促进了这些运动的发展。
这些动漫何以为广大青少年所接受?因为他们给出的理由够简单——“为了梦想”,“为了伙伴”,或者“为了那个我爱的女孩”。与“为国争光”、“为了荣誉”这些理由比起来,哪个更容易被孩子接受?不言自明。
诚然,荣誉激励也是一种发展体育运动行之有效的方法。姚明、刘翔、丁俊晖、李娜点燃了无数青少年的梦想,也带动了相应体育项目的普及和发展,但功利的刺激显然没有情感需求来得深刻和深远。
再来看看一项被青少年喜爱的电子竞技项目DOTA在中国的发展轨迹,DOTA其实是一张基于魔兽争霸3的地图。2008年悄然在国内兴起,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玩家从几千人激增至500万。5对5的团队竞技,为这款游戏注入了丰富的情感内涵。“为了梦想,为了伙伴”,这个简单的理由让无数青少年为之痴狂。游戏人口的激增势必带来这个项目的飞速发展,自2009年“FTD”战队夺得SMM世界冠军后,世界大赛的DOTA冠军几乎被中国战队包揽。“820”、“X!!”、“PIS”三位选手的ID更是被地图制作者永久冠在三个游戏人物身上。“FTD”战队的全称是“For The Dream”——为了梦想。情感的力量要远大于荣誉的激励,一个简单的理由,就可以让孩子爱上一项运动。
让我们回到《足球小将》,大空翼是日本少年开始踢球的简单理由,而大空翼踢球的理由则更加简单——“足球,是朋友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