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23日电(记者郑直)国际体育金融高峰论坛23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业界专家学者、国内外体育投资、体育金融的领军人物等齐聚一堂,从资本角度对中国体育产业与金融的创新融合各抒己见,论坛同时发起成立了“体育产业金融30人论坛”。
在座无虚席的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堂会议室,品牌中国战略规划院副秘书长孙瑞率先致辞,他指出,体育产业在金融危机和经济下行期间会表现出快速的增长,而中国体育产业正在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面前,迎面撞上新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但与此同时,中国体育产业的高速发展没有改变结构落后的问题,体育服务业落后于体育用品业。因此在“十三五”中后期,体育服务业将成为产业投资金融创新和品牌增值的重点。
北京大学中国体育产业研究中心专家何文义指出,从扩大内需发展经济的角度与增进国民体质的角度来讲,体育产业的发展都不是偶然,更重要的是为了满足民生需求。他举例说明,一个滑雪爱好者周末到外地滑雪的消费,约等于一个普通人看电影一年的消费。人民生活方式与消费方式升级的今天,迫切需要产品来满足需求。他指出,要有“体育产业+”的理念,有横向跨界整合,也有产业链延展,体育教育培训、体育赛事、体育媒体、体育旅游等等。
中关村中联企业金融投资创新促进会会长段东在题为《如何发现与打造优秀的体育公司》的演讲中称,金融的领域很广,有股权、债券、基金,各种各样的金融产品和信托。体育产业目前远远没有达到这样一个层面,银行与体育服务公司基本上是隔绝的,没有形成大的格局。他认为,金融和体育的结合,一定是全方位的结合。
在论坛的圆桌互动中,八号体育董事王戎认为,很多体育项目从业者不具备金融知识,不了解金融的一些理念,所以造成了沟通不畅;另一方面,投资方对体育了解不够。现在做投资,一个又懂体育又懂金融的复合型人才是非常稀缺的资源。
在主题分享与圆桌互动外,论坛还发起成立了“体育产业金融30人论坛”,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中国篮协副主席、原国家男篮主教练宫鲁鸣等中外金融、体育专业人士将参与其中,共同探讨中国体育产业与金融以及其他行业的互融协同模式创新,推动中国体育与金融的产融结合以及中国体育产业走向国际化。
据悉,论坛将定期在全球范围内举办分论坛并围绕体育产业“一带一路”“体育与资本”“体育特色小镇”“中国体育产业国际化”等专题进行全球发布与路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