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体育媒体 体育赛事项目 队伍及运动员 招商发布 金牌专题推荐 全景项目快讯 赞助动态 体育产业营销

【奥运项目】 足球 | 篮球 | 排球 | 网球 | 体操 | 射击 | 击剑 | 手球 | 举重 | 柔道 | 拳击 | 摔跤 | 马术 | 田径 | 游泳 | 赛艇 | 帆船 | 冰球 | 滑冰 | 滑雪 | 自行车 | 乒乓球 | 羽毛球 | 曲棍球 | 跆拳道 | 皮划艇 | 高尔夫 | 蹦床 | 铁人三项 | 现代五项 | 艺术体操 | 垒球 | 棒球 | 沙滩排球 | 花样游泳 | 射箭 | 水球 | 跳水 | 马拉松
【非奥运项目】 | 汽车 | 武术 | 中国象棋 | 围棋 | 桥牌 | 轮滑 | 门球 | 信鸽 | 龙狮 | 台球 | 龙舟 | 登山 | 拔河 | 飞镖 | 毽球 | 掷球 | 健美 | 滑水 | 潜水 | 风筝 | 壁球 | 钓鱼 | 保龄球 | 健美操 | 摩托艇 | 国际象棋 | 摩托 | 体育舞蹈 | 极限运动 | 软式网球 | 电子竞技 | 幼儿体操 | 业余拳击 | 卡波埃拉 | 美式橄榄球 | 逆水划船赛 | 攀岩 | 泰拳 | 健美 | 技巧 | 高山自行车 | 定向 | 冲浪 | 冰上曲棍球 | | 综合 | 板球 | 马球 | 其他 | 攀冰 | 匹克球
【冬季奥运项目】 | 花样滑冰 | 滑板滑雪 | 雪车 | 自由式滑雪 | 北欧两项 | 滑雪 | 滑冰 | 速度滑雪 | 速度滑冰 | 跳台滑雪 | 高山滑雪 | 冬季两项 | 雪橇 | 越野滑雪 | 短道速滑 | 冰橇 | 冰壶
...更多>>
 当前位置:全景体育网 >>体育营销理论

足球赛事的中国营销

随着国家对足球的日益重视,"足球赛事营销"亦成为了国内众多商业品牌的新课题,而对于开始向足球砸钱的中国商家们,这些赛事又价值几许呢 我们挑选了世界杯(海外杯赛)、中超(本土赛事)、英超(海外联赛)这三块招牌进行了一次简单的PK。

  世界杯:品牌扎堆的事件营销
  德国夺冠,这四年一轮回的全球最大足球赛事已然落下了帷幕,世界杯也完成了破纪录的吸金工作。而这一全球性赛事的营销也已超脱了普通体育营销的范畴,成为了一个事件营销的盛典。
  与以往的世界杯不同,今年,央视把转播权牢牢的抓在了自己的手里,不再分流到所有平台,一瞬间就堆高了世界杯营销的门槛,除了打打擦边球,做做和足球有关的促销以外,只能在央视投钱,参与世界杯广告营销。
  "物以稀为贵"--在央视聚拢手段之下,即使世界杯期间,央视5套等于世界杯专业频道,但一个频道的资源对于广告主来说,毕竟还是僧多粥少。所以,随着供求关系的推高,本次世界杯的广告费用远超往届,就连专题栏目的价格也有大幅度上涨--除了每15秒费用为150万元至400万元不等的广告外,此次央视制作的12档节目的赞助费用就收入近5亿元,可谓赚个钵满盆满。其中,仅为了一个巴西世界杯"射手榜",天猫就花掉了1.41亿大钞。
  虽然是高价格,但由于聚拢了收视率的关系,在刚性数据上,每一个广告主都应该获得了足量的回报,同时,在竞猜、新媒体互动等新引流方式的加持下,本次世界杯的总体收视率并未被巴西的时差所过多影响,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据央视发布的"世界杯多屏收视数据"显示,全部64场比赛,平均每场赛事的电视直播(仅首播)观众到达为2157万人,网络直播用户规模平均为376万人,其中冠军赛德国对阿根廷的观众甚至达到了9600万人。
  "强悍的收视率,不代表着有可以匹配的转化率,世界杯的收视率是好,可世界杯的广告却有些泛滥。"业内人士表示,在世界杯上,能花钱的公司,一般缺的都不是知名度,而除了少数运动品牌之外,大多数品牌的投入却只能换来知名度--赛事粘性和品牌契合度都不足,获得了数据,却换不来过多的销售转换效果。
  "世界杯栏目太多,比赛日太密集,即使赛事再吸引人,都只能让多数球迷挑场看。"业内人士分析,这样的观看形式会阉割掉比赛直播对于延展栏目的转换率,同时,由于球迷观赛的频率制约,大多数广告不能有效的形成反复映像,难以形成记忆度。
  
  中超:便宜不再的二线盛宴
  在近年来大量资金投入下,作为中国最高级别联赛的中超,开始吸引越来越多球迷的视线,随着恒大等强队在国际赛场上的成绩突破,中超热度开始了持续的上扬。
  "场均2万人的上座率,全年2.79亿的收视人次。"数据上,中超的影响力虽与世界杯有着巨大的差别,但也已跃居亚洲第一联赛,随着球赛的火爆开展,在有中超球队城市,赞助商的影响力也开始彰显,同时,赞助商对于球迷的影响力和与球迷的互动紧密度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虽然联赛越办越火,但是由于国内球员水准较低,球赛的整体水平还是偏弱,能够吸引到的人群,一般都是中超球队的专属球迷。"业内人士表示,中超影响力虽然逐年增大,但中国球员的能力却与亚洲第一联赛有一定距离,除了恒大一只独秀以外,其他球队的水准还是不够过硬,所以,中超联赛吸引二三线品牌的能力较强,对于一线品牌的吸引力并不大,降低了一线品牌的费用标准,才能引来一些一线品牌的亲睐。
  据了解,"性价比"是中超近年来吸引赞助商的核心武器,通过采访中超2011年的赞助商得知,11年,中超赛季广告相当便宜,2000-5000万就可以获得三年的二级赞助商权限,其中含了大量的广告赞助权益。而随着这几年中超的一路走高,2013年,同样的广告待遇已飙升至"每年4000万",冠名赞助更是冲到了1.5亿的超高价格。
  "中超已过了捡便宜的黄金时段。"业内人士表示,随着这两年猛涨,中超虽然仍有投入广告的价值,但是其性价比也已经不再超高了,相对于二线品牌,中超无疑仍是一个非常合适的营销平台,而对于一线非体育品牌,中超的吸引力还是远远不及其他海外足球赛事。
  
  英超:拒绝屌丝的大牌聚会
  作为世界第一联赛,英超凭借众多豪门,打破了"西甲、德甲只有两支球队","意甲整体衰弱"的尴尬局面,获得了最大量的球迷关注,然而它在中国,却受到渠道制约,尚未发挥到其世界第一联赛的影响力。
  据CSM调研数据了解到,13-14赛季,英超直播赛事在中国的电视收视人数为1亿,互联网播放量达到6亿VV。互联网收视率超高这一现象,不仅说明了英超在球迷中的受欢迎程度,更凸显了一个词语"定向观看"--主动搜索观看英超的固定球迷数量众多,受访球迷表示:"相对于西甲、意甲等其他联赛来说,英超主要有两个吸引点:1、豪门众多,算上热刺一共有六只豪门,赛事激烈程度远远高于其他联赛。2、播出时间合适,与其他联赛凌晨的比赛不同,在中国大概晚上10点就能看到英超赛事了。"
  "看世界杯的,很多都不是球迷,看英超的一定是球迷。"业内人士分析到,由于英超赛事非常激烈,联赛水平最高,所以吸引了大量的资深球迷观赛,这些球迷多拥有更高的足球鉴赏能力,为球迷中的意见领袖,影响他们可很快形成口碑效应。同时,观看英超的球迷群体非常稳定,会长期观看,在英超投入的营销资源能给观众形成较为深刻的反复印象。
  据了解,英超在广州、北京、上海等足球氛围比较强和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城市,拥有更为突出的号召力,而大量的强队比赛,更是在各大城市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的收视奇迹,关键比赛在上海、广东和北京的收视率甚至超过了世界杯八强战部分场次的收视率。
  "英超这一平台更适合高端品牌进行精准消费。"业内人士表示,与世界杯的全民化、中超的本土化不同,英超在专业性上表现得更强,在一线城市经营的时间也更为长久,目前虽被低估,但不失为专打一线城市的精准营销平台,随着播放渠道的拓宽,在未来,英超将会有更大的影响力。

 

 
体育产业分析
经典案例分析
专家名家观点
体育营销理论
书籍情报信息
企业营销前瞻

媒体名称:全景体育网
在线QQ:457184151

联系电话:010-89505818
办公地址:北京通州万达广场A座10层
邮  编:101100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体育网址大全 | 官方体育机构网站
 
全景体育小程序     全景体育公众号
© 2013-2025  全景体育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957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