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5年成立开始,阿联酋航空(下简称“阿航”)就一直是国际顶级体育赛事的倾慕者, 20多年来,阿航参与和赞助的体育赛事涉及高尔夫、足球、篮球、赛马、橄榄球、网球、帆船等诸多类型,可以说,在其航线所及地区的主流体育赛事中,几乎都有阿航的身影。
以足球为例,阿航参与的足球赛事有世界杯、世界俱乐部杯、联合会杯、沙滩足球世界杯、室内五人足球世界杯等。阿航还是世界上众多知名俱乐部的赞助商,AC米兰、皇家马德里、尤文图斯、阿森纳、巴黎圣日耳曼等欧洲豪门都是阿航的常年赞助对象。
作为一家航空公司,阿航为何如此钟情体育赛事?体育营销又为阿航带来了什么?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航空企业普遍亏损的大环境下,阿航为何能逆势持续强劲增长?近日,针对这些问题,阿航中国区副总裁李旬接受了本刊记者专访。
营销:钟情体育
南都周刊:阿航为什么一直钟情赞助体育赛事,做体育营销?
李旬: 体育赛事是一个最佳的展示平台,不仅仅是对运动员,对于企业也是。通过赛事,可以把企业的品牌和服务最好地传递给客户。具体到阿航,我们在全球有127个航线目的地,不同地区的客户会有不同的体育爱好,所以我们赞助的体育比赛就涉及诸多不同类型。当然,通过对不同体育赛事的赞助,我们也希望让客户感受到阿航在行业内的地位和影响力。事实上,在进入中国之前,很多中国客户就是通过体育赛事知道阿航的,所以体育赛事对我们的业务发展帮助很大。
南都周刊:阿航投入最多的体育赛事是什么项目?赞助某项体育赛事时,你们一般会考虑哪些因素?
李旬:投入最大的是足球。阿航是国际足联的航空公司类主要赞助商,国际足联组织的各类重大赛事,比如世界杯、世界俱乐部杯、联合会杯等等,都会有阿航的身影出现。
除足球外,高尔夫球也是特别的一个,这是因为高尔夫球高端、舒适,跟我们想传达的企业理念比较符合。现在,阿航的所有航班的所有客舱,都允许乘客在原有行李托运额度上免费额外托运一套高尔夫球杆。
事实上,在选择体育赛事时,我们更多的是根据比赛本身的影响力以及当地客户的兴趣来因地制宜,比如在印度我们会赞助板球,在美国会赞助美网,在迪拜则是赞助赛马等。
南都周刊:这些体育赛事赞助过程中,有比较特别的案例吗?
李旬:今年7月份,阿森纳中国行,为了更好地达到传播效果,阿航的名字用的是中文,这也是阿森纳世界巡回赛中,为了能使赞助商达到更好的传播效益,第一次将比赛地的本国语言与赞助商的名字结合起来。阿航是第一家赞助国际足联的航空公司,机会也是从阿森纳开始的,因为阿森纳的主场叫酋长体育场,很容易让球迷联想到阿联酋航空。
南都周刊:自1985年成立以来,阿联酋航空赞助了很多体育赛事,但却很少与奥运会结缘,这是为什么?
李旬:奥运会一般都是本国的航空公司优先,而且奥运会有一个大忌讳,就是不能摆赞助商的logo,只能摆奥运会的图标,所以就体育赛事的赞助价值来讲,奥运会并不是最好的。
南都周刊:在众多体育赛事中,什么样的比赛赞助效果最好?
李旬: 世界杯足球赛的效果是最好的,90分钟的比赛,全球数亿观众都能看到场内摆放的赞助商logo。如果你买一个电视广告,90秒广告花钱又多,而且一晃眼就过去了,传播效果远不如体育比赛来得实在。所以2014年的巴西世界杯,我们也取得了赞助权。
业绩:逆势飞扬
南都周刊:自2004年进入中国以来,阿航在中国的业绩怎么样?
李旬:相较阿航在世界的整个网络来说,中国市场算是一枝独秀,阿航在中国的经营业绩每年都能呈两位数的增长态势。正是因为中国市场的比重越来越大,总部才同意我们在中国赞助更多的体育赛事。特别是广州,这是我们在中国开航最晚的一个城市,但现在已经变成我们的一条明星航线了,无论是上座率还是给公司创造的利润,都是中国大陆三个城市中最高的。
南都周刊:除了香港、北京、上海、广州外,阿航接下来在中国还有没有一些新的航线计划?
李旬:这个要看需求,例如我们之所以把广州作为阿航在中国大陆开通的第三个目的地城市,是考虑到广州是出入境频率比较高的城市。我们做过调查,广州的家庭出入境旅游比率在中国所有的城市中都是相对较高的,而且广州还是一个以国际贸易为主的城市,每年都有规模盛大的广交会。所以基本上,只要有新需求,我们就会考虑开设新的目的地城市。
南都周刊:近来有媒体报道中国航空业的高端客户比例有所下降,阿航是否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李旬:这方面我们并没有明显的感受。阿航的飞机都是在力推A380或其他最新的机型,通过提供最新的设施、最好的服务来吸引更多的高端客户。从阿航自己的统计数据来看,并没有看到头等舱和商务舱的客户下降,相反,去年财报显示我们头等舱的上座率是高于经济舱的。
未来阿航会拥有80架A380,是世界上订购A380最多的航空公司,现在阿航已在全球19个目的地启用A380飞机执飞。
南都周刊:中国的国航、南航及东航三大航空公司的半年报显示,三家企业净利均大幅下滑,利润降幅均超过了50%。你怎么看待中国航空业普遍亏损的状态?
李旬:我们更多的精力还是放在自身的发展上,考虑的是怎么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从我们的角度来看,我们觉得中国的竞争对手每年都更有竞争力,他们的服务在提升,飞机在改进,飞行网络在扩展,至于他们财务报表上的亏损,我们很少关注。
南都周刊:在全球经济疲软、地区政治多变的情况下,阿航仍能持续保持强劲增长,实现盈利,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李旬: 2012-2013年上半财年阿航实现净利约4.64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04%。这背后,有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我们的网络不断扩充,2006年我刚加入阿航时,目的地只有90多个,现在已经达到了127个,基本涵盖了全球的主要城市;其次,阿航一直在提高和改进服务,我们一直引进最新的机型,提供最好的服务,比如在A380上,乘客是可以拨打电话和使用无线上网的;第三,阿航会根据不同市场、不同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比如在中国市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中国餐食以及娱乐系统,A380上有1400多个娱乐频道,其他机型上也有1200多个娱乐频道,这其中就有很多粤语电影,还有一些香港歌星和大陆歌星的专辑供乘客娱乐。(记者_雷顺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