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后手”
一般来说,赞助费只是体育营销成本的一部分,前、后期推广费用才是大头支出。成功的体育赞助经验显示,只有在付出相当于直接赞助费用3-5 倍的配套营销资金后,体育赞助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对于奥运会,这一比例更加甚之。
“营销是一个长期效应,就像烧开水,需要持续不断的添薪才能取得成效。相比而言,短期影响不大,对企业的业绩提升也基本体现不出来。”在伦敦奥运会对本土体育用品品牌的提振作用上,马岗持谨慎态度。
然而,这未必是企业所希望的。尽管安踏董事长丁世忠在今年6月曾公开对媒体表示,把握好奥运年机会企业能得到品牌的提升,同时也理性认为品牌认知度的提升不会马上从销售上得到体现,而是逐渐释放该效应,但上市企业背负的赤裸裸的业绩压力着实不容小觑。
安踏今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公司销售收入和净利润双双下滑,收入同比降低11.6%至39.3亿元,净利润则同比下降17%至7.7亿元。公司上半年存货周转天数由36天上升至50天,为历史之最。
今年上半年新增29家门店后,安踏全国门店总数达到7807家;而去年同期,该数据则分别为295家和7844家。这意味着,安踏开店速度放缓,且出现部分门店关闭现象。
与此同时,由于安踏2013年订单采取新的批发折扣率,预计2013年第一季度订货金额将同比降低20%-30%。
“安踏奥运营销资本开支相对较大,预计公司今年业绩肯定不会理想。”恒明珠证券(香港)研究部总监梁渊认为,在伦敦奥运会对安踏广告效应有限的情况下,从基本面上看,安踏业绩缺乏看点。
“从趋势看,起码2013年上半年,安踏好转的可能性不大。”马岗也同样认为挑战已摆在安踏面前,其不仅要通过对经销商降扣、优化网点结构来巩固渠道,还要寻找面对CBA资源错失李宁,COC即将到期,营销资源匮乏后的弥补之道。
当然,需要作出应战准备的不止安踏一家,目前,整个体育用品行业都面临着销售下滑严重和库存积压的困境。对外需应对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巨头快速吞噬本土市场的不利局面,对内则需在高收入、高增长快速跌落的大背景下谋求突围之道。
“五年之内,活下来的可能会不少,可是活得好的能有五家就不得了了。”显然,在当前大环境下,丁世忠对行业格局与走向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
因而,在后奥运时代,对于重回平静期的本土体育用品品牌而言,重新选择经营方向和策略,大胆创新与改革将成为主旋律。
对此,张庆给出四点建议:企业决策者要进行观念变革,要审时度势地去洞悉这个时代发展的一种变化;一定要走品牌价值驱动的方向,去强调品牌的价值;强调品牌价值,就必须去研究体育本身,要回归体育精神;在产品渠道零售方面,因地制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