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和竞争对手Adidas在“TOP赞助商”的争夺战中赢得胜利的运动品牌NIKE,走上了一条曲线救国的营销道路。伦敦桥桥头的一座圆拱形建筑上,绘制着NIKE赞美运动“伟大(Greatness)”的图文。在这些文字图片中,没有“奥林匹克”、“伦敦”等词语,因为NIKE不是奥运官方合作伙伴或是赞助商。但NIKE仍然在通过各类营销“擦边球”的活动,将品牌和这场盛大赛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奥运官方身份未必是独门法宝,以高昂的赞助费获得的官方名号到底值不值?NIKE给Adidas又上了一课。
历史上,NIKE一直热衷于赞助各大体育赛事,比如说奥运会和足球世界杯。通过这样的方式,NIKE希望能战胜最主要的竞争对手Adidas。而Adidas在抛出了几千万英镑后,终于成为本届伦敦奥运会的官方全球赞助商。并非奥运官方合作伙伴的NIKE公司,则想出了一个绝妙的点子:在最新的电视广告中,他们安排了运动员在全世界各地叫做“伦敦”的地方进行比赛。这一系列广告,在开幕式期间正式登上电视播放。而其中涉及到的地点,包括南非的东伦敦、牙买加的小伦敦、美国俄亥俄州的伦敦以及一家名为伦敦的健身馆。
今年6月,NIKE公司表示,将为中国七支奥运代表队提供比赛装备,包括篮球队、举重队、摔跤队、田径队、网球队、射箭队和沙滩排球队在内的七支中国军团都会穿着NIKE的全新装备参加奥运会。
对于NIKE启动的这一系列针对奥运会的全球营销计划,国际奥委会进行了仔细评估,随后决定不针对NIKE的行为采取法律措施。他们认为,NIKE的营销计划并不能算违规。不过NIKE的“剑走偏锋”并不是万无一失的。国际奥委会法律团队表示,会在接下来一直严密监控,一旦NIKE有过界行为,立刻会遭到惩罚。据悉,目前已有9条NIKE的广告和海报在伦敦被撤销。其中包括NIKE投放在牛津广场和皮卡迪利广场的所有广告牌,以及一个位于老街的广告牌。
当然,像NIKE这么精明的商家不止一个。对于不愿意承担“TOP计划”巨额成本的中国企业而言,把握类似奥运会这样的大规模集会时刻,往往需要的是主动出击和大胆想象。在伦敦,伊利的形象广告被印在了伦敦著名的双层红色观光巴士上,中英文夹杂的宣传语仿佛在告诉世人,中国人民热爱体育运动的精神不分国界和地域。(程铭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