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助只为树品牌 |
面对奥运会这个向全球数十亿观众推广品牌的良机,全球各地企业蠢蠢欲动。
美国财经网站Investopedia的文章写道,“伦敦奥运会的官方赞助根据筹资水平分为4个层级。其中,可口可乐、通用电气、麦当劳、松下、宝洁、三星等11家耳熟能详的跨国巨头,占据着伦敦奥运会全球合作伙伴的宝座,也就是通常所说的TOP赞助商。”
“第二个层级是伦敦奥组委合作伙伴,包括阿迪达斯、宝马、英国石油公司(BP)等7家公司。第三个层级是赞助商,包括吉百利、思科、德勤、UPS等7家。最后一个层级是供应商和服务商,包括欧洲之星、假日酒店、北京水晶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水晶石")等28家企业。”
根据Sportspromedia网站报道,“水晶石是惟一一家赞助伦敦奥运会的中国内地企业,其赞助金额达1500万美元,该公司成为伦敦奥运会官方数字影像提供商。”另据称,伦敦奥运会TOP赞助商的最低门槛,从北京奥运会时的6000万美元升至8000万美元以上。
Investopedia网站的报道认为,“奥运会提供了一个短短数天内在全球范围内创建品牌知名度的机会。今年成为奥运赞助商的宝洁公司,得益于伦敦奥运影响,预计能额外获得5亿美元的销售收入。从某种程度上讲,所有与奥运有关的企业都将受益,最直接的受益者很可能是首次登上世界舞台的规模相对较小的公司。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加拿大Roots公司该公司在盐湖城冬奥会为加代表团赞助了服装,此品牌几乎在一夜之间成名。”
美国著名商业期刊《沃顿知识在线》网站的文章说,“赞助奥运会的确切成本是极为机密的,但它无疑是一个高昂的数字。据各种媒体报道,今年的奥运赞助商已经向国际奥委会支付了约1亿美元,以签下为期4年的合同。不过,成为奥运会官方赞助商,或许并不一定是一家企业营销预算的最佳利用方式。”
该文说,“总部设在新泽西州的市场研究公司Gallup经常对体育赞助效益进行调查,其发现,尽管2/3的民众认为奥运赞助商是在为体育做有益的事,但这些观众们却极少会注意到官方赞助商。对于一些企业的赞助活动,只有不到10%的观众知道。一个突出案例是:数字营销机构Jam 调研称,耐克是同2012年奥运会关系最密切的品牌,但它并不是奥运赞助商。从一份用股票收益数据来衡量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赞助价值的文件来看,在奥运赞助协议公布期间,赞助企业的股东获得的是平均负收益。”
上述文章说,“尽管奥运赞助商的直接收益可能难以实现,但从长远来看,企业应该能看到好处。乔治敦大学市场营销学教授Ron认为,"赞助活动纯粹是树立品牌效应。如果企业认为成为赞助商就是能让客户去购买自己的产品,那是很不切实际的,他们更应该做的是提高自己的品牌形象。"涉及墨西哥湾漏油事故的英国石油公司(BP)是伦敦奥运会官方合作伙伴。"这并不是让你从BP 购买天然气,而是让你开始相信,BP正在做些事情以使世界更美好。"Goodstein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产品销量也有可能会增加。"”
新加坡《联合早报》 网站的文章提及,“最新一期的伦敦奥运赞助商赞助效果跟踪研究反映出,提高消费者对奥运赞助商的认知度,会将消费者未来购买或使用其产品及服务的意愿增强10%至23%。”
英国路透社网站的报道强调,“与足球世界杯不同的是,奥运赛场的周围没有电子广告 牌,这意味着当全球观众观看奥运赛事时,最醒目的商标就是选手们服装和鞋子上的标志。"这使得耐克、阿迪达斯和彪马等品牌在万众瞩目时刻牢牢占据着焦点。"品牌分析企业Repucom 负责人Danny表示。”
该报道写道,“与可能会占据大量媒体版面的选手签下赞助合约,譬如"飞人"博尔特或女子七项全能名将Jessica,会带来巨大的传播效应。"Townsend表示,"我们对北京奥运会的研究发现,全球约有36亿人看过奥运电视报道,这意味着奥运会的巨大传播影响力。这种强度的品牌曝光率,对于促进产品销售有着强大的影响力。”(来源经济导报) |
|
|
媒体名称:全景体育网 在线QQ:457184151 联系电话:010-89505818 办公地址:北京通州万达广场A座10层 邮 编:101100
|
|